在会议室弥漫的咖啡味与键盘敲击声里,我偶尔盯着工牌发呆——感叹英语早就退化成电脑里那个蒙尘的“外语学习”文件夹了。想推开新世界大门的念头,总被现实狠狠按住:写作和口语,这两块短板简直像深不见底的泥沼,尤其写作,每次落笔都像在挤一支快用完的牙膏。
为了逃离这泥沼,我可是交过学费的。之前在某家机构花费4k,结果换来一堆冷冰冰的录播课,像隔夜的面包一样又干又硬,嚼着没味儿。 说好的督学——影子都没见着。答疑群——寂静得跟无人荒岛似的,我的问题发出去,石沉大海是常态。感觉就算报了课程。也还是纯粹靠自觉,对于我这个工作后自制力滑坡的社会人来说,简直是地狱难度。 结果坚持了三天,热情彻底熄灭,果断退费跑路,至于那四千块,就当是买了个教训吧。 这次再选,我肯定是严谨了不少的,可又纠结得要命:再踩一次坑,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时间和精力可真耗不起了。
展开剩余51%后来尝试了解了一下暴躁鸭,从一节试听课开始的,Alex老师的风格就是很轻松愉快的,完全不会感觉到压力。虽然难免会提及到我的做题问题,也会问我做题思路是怎么样的啊过往的学习经历是怎么样的啊,但是感受的出来,他了解和分析都是为了找出我的问题来,才好给我制定后续的学习规划方案。
咬咬牙报名后,感叹果然是有对比才有伤害哈,对比之前那放养式录播和死寂的答疑群,暴躁鸭的写作批改才称得上是细致——逻辑断层/用词不当/中式表达/统统被揪出来,反馈也很快。还有助教天天敲打:“同学,今日份口语录音做完记得发给我唉”“翻译100句这周完成的进度怎么样啊” 这种被盯着的感觉,对懒癌晚期的我来说,真的是很受用。 不得不感叹一句,真正的学习伙伴,是会举着火把照亮你脚下的坑,甚至在你快掉下去时拉你一把,而不是站在远处喊加油或者干脆消失。
当最终成绩单到手,看到写作和口语栏终于是出现了我需要的分数,我长长地、长长地舒了口气。这分数不只是一张纸,更像一张带着更多可能性的职场地图。现在,工牌依然别在胸前,但再打开那些曾经自动屏蔽的英文会议通知或行业前沿报告时,指尖不再迟疑,心里那点虚也淡了——语言曾是我世界外面一堵高高的围墙,现在,它成了我手里一把有点沉、但确实能打开新门的钥匙。
发布于:广东省邯郸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